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,我们经常看到日军的军官们都会留着一撮胡子,有些朋友说,这是“八字胡”,其实是不准确的,准确的说那是“板刷胡”。那么现实中,日本军官大多数留的都是“板刷胡”吗?
明治天皇的胡子
拿中国古代来说,胡须的样式是非常考究的,就跟女人的打扮一样,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款式。比如说留“一字胡”的人,说明已经名草有主,成家立业。留子孙胡的人,表示他的子女已经婚配并有了子女。并且男子第一次留胡子一向是每年的立春或者二月初二(龙抬头),象征“发禄发福”“龙须”。
希特勒的板刷胡
作为法西斯同盟的一员,日本军人自然也要贴上“板刷胡”这一身份标签,因此导致现在抗战剧里经常看到日本将官留着“板刷胡”的形象。
裕仁天皇的八字胡
但根据留下的影像资料来看,二战时期日本政要、军官留'板刷胡”的其实并不多,相反,留八字胡的占绝大多数。但因为八字胡看起来相对温和,不太符合侵略者凶残的形象,因此带有政治象征的“板刷胡”替代了“八字胡”成了日军军官的标配。